携手同行 “巢”向未来
来源:承德市中心医院 作者:刘文博 

发布时间: 浏览:2284

据《2023中国卵巢癌诊疗现状白皮书》调研,我国每年有超过5.5万例新发患者,发病率在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中位居第3位,约占女性生殖道肿瘤的23%,并呈逐年上升的趋势。5月8日是第十二个“世界卵巢癌日”,旨在号召卵巢癌患者及其亲友团结起来,携手抗癌,并倡导社会公众提高对卵巢癌的认识。

正确认识卵巢癌

卵巢常被比喻为“女性的后花园”,作用非常大,且“身兼数职”,女性的生育、容颜、健康、脾气都由它调理。从医学角度讲,女性有两个卵巢,它们分别位于子宫的两侧,大小、形状随年龄变化而有差异。育龄期妇女卵巢呈灰白色,大小约4*3*1cm,妇科检查时不易触到,绝经后卵巢逐渐萎缩变小变硬。卵巢有两个重要的功能:一是分泌女性激素,主要为雌激素、孕激素,这些激素可以调节女性的月经,在青春期影响身体的发育;二是产生与排出卵子,掌控着女性的生育功能。

当卵巢上的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时,卵巢肿瘤便发生了。卵巢肿瘤组织成分非常复杂,是女性全身脏器中原发肿瘤类型最多的部位。事实上,如果肿瘤不转移或不危害患者的生命,这些肿瘤不是癌,而被称为良性肿瘤;而有转移和侵犯其他组织的肿瘤称为癌,也叫恶性肿瘤。

卵巢位于盆腔的深部,肿瘤生长的部位非常隐蔽,因此多数情况下没有特别的表现,常规妇科检查手段难以发现早期病变,也缺乏有效的早筛手段。所以临床上出现了“三个70%”,严重困扰着医生和卵巢癌患者,即:70%的患者确诊已是晚期;70%的患者会在初次治疗后两三年内复发;70%的患者生存时间不超过5年。这让卵巢癌除“妇癌之王”名称外,又被称为“沉默的杀手”。

高危人群多留意

月经初潮早、绝经晚或年龄超过40岁的女性:研究表明,月经初潮在12岁之前、绝经年龄在52岁之后的女性,患卵巢癌的风险可能会增加。绝大部分卵巢癌都是在更年期后出现的,超过半数的卵巢癌患者年龄超过63岁。

携带突变基因的女性:研究数据显示,携带BRCA1或BRCA2突变基因的女性,患卵巢癌的风险更高。

未孕或高龄生育的女性:数据显示,未婚或未育女性卵巢癌发病率比生育过孩子的女性高1.7倍,且女性伴随生产次数增多患病率降低。有研究称,每增加一次妊娠,患卵巢癌风险便下降8%。

有遗传因素的女性:有家族病史,近亲患乳腺癌、卵巢癌、结直肠癌或其他林奇综合征相关肿瘤家族史者,更需重视。

肥胖女性:BMI数值每升高5,患卵巢癌的相对风险会提升10%。

提前预防有良方

培养生活习惯:避免熬夜等不良生活方式,保证充足的睡眠,注意均衡膳食,不要过度控制体重,注意调节和释放生活压力,避免过度焦虑、紧张等情绪。

定期检查:高危人群定期做妇科检查、阴道或腹部超声及血清肿瘤标记物检查,建议3个月至1年检查一次,必要时亦可进行BRCA相关的遗传性基因检测。

适龄生育:医学数据表明,26岁前适龄生育的女性客观上患卵巢癌的风险更低,但生育选择需根据个人情况定夺。

口服短效避孕药:流行病学研究证明,口服短效避孕药可以降低卵巢癌的风险。如果是高危人群,可以考虑在医生的指导下,通过口服短效避孕药来预防卵巢癌的发生。

戒烟:香烟对于女性生殖系统危害较大,长期吸烟也是卵巢功能早衰的高危因素之一。

早期症状需警惕

反复腹胀腹痛:若突然出现反复腹胀、腹痛等消化道症状,且久治不愈,则一定要引起重视。这可能是由于卵巢肿瘤使周围局部组织受到压迫、牵拉等进一步影响肠胃,导致出现消化系统症状。

腹部包块:局部肿瘤体积会慢慢增大,而肿瘤发展到一定程度,体积增大的过程中就会导致腹部形成包块。

月经不调:有些卵巢肿瘤会导致激素紊乱,从而导致月经不调的现象,若一向规律的月经出现不明原因紊乱,或绝经后再次出现阴道出血,建议及时咨询医生。

尿频尿急:卵巢癌肿块较大时,会挤压到膀胱,出现排尿困难或不畅等情况,表现为小便很难控制,或频繁想要小便。

以上症状皆为辅助判断,并不是出现这些症状,即患有卵巢癌。最终的诊断须到正规医院,由专业的医生进行科学评估、作出判断。

基因检测早筛查

上皮性卵巢癌中BRCA(乳腺癌易感基因)基因突变,包括BRCA1和BRCA2,是常见的突变类型,均会导致遗传性乳腺癌-卵巢癌综合征。

其中,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终生患卵巢癌的风险为39%至63%。美国著名女演员安吉丽娜·茱莉就是BRCA1基因突变携带者,其母亲因卵巢癌去世,因此她在37岁时就接受了预防性的双侧乳腺切除手术,39岁时在医生建议下完成了双侧卵巢及输卵管切除术,以预防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发生。

而BRCA2基因突变携带者终生患卵巢癌的风险为16.5%至27%。在中国,上皮性卵巢癌BRCA1/2突变几率约为16.7%至28.5%。因此,建议上皮性卵巢癌患者进行BRCA基因检测,对患者及其家属均有益处。

对于患者来说,BRCA基因检测有助于鉴别更适合接受靶向治疗的患者,可根据BRCA状态指导卵巢癌患者选择PARP抑制剂治疗;其次,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,研究表明,BRCA突变患者的预后可能更佳;另外,还有助于甄别对DNA损伤化疗药物敏感的患者。

对于患者的家族人群来说,若为BRCA突变阳性携带者,女性应定期进行乳腺检查,推荐BRCA1突变女性完成生育后可在35至40岁行降低患癌风险的双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(BRCA突变携带者预防性手术后上皮性卵巢癌患病风险可降低79%);BRCA2突变女性可将预防性手术延迟至40至45岁。BRCA突变阳性的男性家族成员应在35岁后定期进行乳腺检查,并且在45岁后定期进行前列腺癌筛查。

规范治疗莫惊慌

卵巢癌的治疗方法可概括为:手术是基础、化疗是关键、维持是保障。手术可全面、彻底地清除癌组织,是治疗卵巢癌的根基;规范、足量的化疗是卵巢癌手术治疗后的加固;化疗后患者病情得到缓解,再通过PARP(DNA修复酶)抑制剂维持治疗,可进一步减少、推迟复发,获得相对长的缓解期。

如果不幸罹患卵巢癌也不必惊慌,卵巢癌目前已被当作慢病管理,要学会与疾病“和平共处”。近几年全世界在卵巢癌精准治疗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,尤其是PARP抑制剂的应用,使得部分患者5年存活率提高到50%。总之,健康的生活方式及定期体检是预防和发现卵巢病变的重要措施。

上一条 下一条